已到了出社會後的第三年,也將邁入第四個年頭,正卡在了一個菜不菜鳥,老不老鳥的階段。
其實也應該要可以慢慢獨立作業,承接專案。
換了公司後,我似乎將前公司的作業模式帶了過來,所以其實痛苦了好一陣子,甚至痛苦到睡不著覺,掉了幾公斤。
老闆總是嫌我的效率不好,做太多重工。
但我以前就是這樣做事情啊。
況且,現在指派給我的工作,我又都沒處理過!
這樣的念頭困了我許久。
原本想說如果真的這麼難過,不如離職算了,回去高雄也行。
至少在心裡跟身體生病前離開,也好過強待在這間公司。
這段時間裡,每個夜晚,我都打電話與母親傾訴,母親也只是說,如果真的撐不下去,就回來吧。
就在我鼓起勇氣,想像老闆提離職的那天,前同事突然私訊我,是有關我大學同學跑去面試的事情,然後又聊到了前公司的近況,那瞬間,以前工作的環境又彷彿歷歷在目。
我看著手上的文件與資料,想著以前總是加班的日子,突然有個念頭驟然竄了出來:我真的做到100%的努力了嗎?以前在前公司我都撐過來了,為什麼我現在做不到?
這個念頭,讓我即將脫口而出離職一事,又嚥了回來。
那天夜裡,我跟自己說,再試試吧,再給自己一次機會,如果真的沒有好轉,就離開吧。
帶著這樣的念頭,我選擇跟建築師講白目前遇到的問題,好比我從未做過監造的文書處理,不知道抽查以及公司目前與營造的關係互動為何。
雖然建築師的語氣還是不耐煩,但總算有了溝通的感覺,他說我有個最大的毛病,就是:還沒找答案,就說自己不會,你已經不是小學生了,我不可能手把手教你。
我回去反覆思考著這句話,想起了前主管教育的方式,的確是手把手仔細地教,也想到了前公司有很多類似的案子可以翻找參考。
但這間是小公司,有很多東西必須網路上自己收索,甚至沒有人可以問,因為公司也就只有兩個員工,而目前另一個員工在另一間長駐。
又然後,我利用了連假回高雄。
許久未與朋友相約,就約了前同事A聊天吃飯,順便去拜訪開業的前同事B。
前同事A跟B都是已經開業的小老闆,A目前跟女友開了室內裝修公司,女友畫設計案,他負責跑工地,看著他行事曆上滿滿的案子,就覺得他到底用什麼時間休息。
而B則是與女友一起經營建築師事務所,目前接了幾個小型的公共工程在做。
聽著A跟B的聊天內容,總覺得這又是另一個階段,他們也是遇到問題就要想辦法找解決方式,與他們面臨的問題相比,我突然覺得我是否相遇到的困境放太大了,是否太鑽牛角尖,只想著自己的痛苦,而沒有注意到自己的心態的確要調整,不能再用前公司的做事方式,延續到這間公司。
再給自己一次機會吧,這一次,我更肯定了,把能做的都做了,如果還是沒有改變,就不要留戀地離開吧。
總會有適合自己的公司。
加油加油 ! 不同的公司有不同的挑戰和學習。
讚Liked by 1 person
會的!謝謝加油!!
讚讚
保重身體要多休息
也聽聽自己內心的聲音^^
讚Liked by 1 person
會的,我會好好休息,聆聽自己的聲音的
讚Liked by 1 person
💪🏻💪🏻
讚Liked by 1 person
謝謝打氣!
讚Liked by 1 person